亚洲一区图片,青青青国产在线,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观看,色综合天天,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国产在线视频专区,午夜精品区

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

陜西吳起:生態(tài)發(fā)展之路越走越寬

2016年10月12日 06:31   來源:中國經濟網—《經濟日報》   經濟日報采訪組

  深秋時節(jié),陜西延安市吳起縣的山山嶺嶺、溝溝峁峁植被茂密,果實累累。

  “退耕還林確實好,以前廣種薄收,看天吃飯;改成種樹后,收入實現了穩(wěn)定增長。今年,村里不少人賣桃仁、杏仁,收入過萬的多著呢。”10月10日,在吳起縣鐵邊城鎮(zhèn)河西臺村移民安置小區(qū),43歲的王富堂告訴記者,以前,山上光禿禿的,一刮風都是黃土;現在,天變藍了,山變綠了,水變清了。

  “我家6口人,退耕還林前家里種了不少坡地,每年很辛苦,但種糧收入卻只有5000元左右。退耕還林后,家里人均退出耕地7.8畝,每畝還有160元的種樹補助。今年,我只收了離家近的果子,僅賣果仁就有5000元收入!蓖醺惶谜f,退耕還林解放了勞動力,他與妻子、兒子都在外打工,每月工資收入能有6800元。

  吳起是中央紅軍和中共中央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的地方,也是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。在這里,毛澤東、周恩來、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指揮了著名的“切尾巴戰(zhàn)役”,創(chuàng)造了“步兵追騎兵”的作戰(zhàn)史上的奇跡。

  在發(fā)展中,紅色吳起也曾面臨生態(tài)困局。毀林種地、漫山放牧導致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遭受嚴重破壞。吳起縣林業(yè)局副局長劉廣亮是土生土長的吳起人,他說:“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為增加收入,農民就多開墾新地、多放牧,植被遭到了嚴重破壞。到1997年底,全縣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97.4%,是黃河中上游地區(qū)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之一!币庾R到問題的嚴重性后,吳起廣泛動員當地群眾種樹,但多年的生態(tài)欠賬和粗放的放牧方式造成了“年年造林不見林,歲歲栽樹樹無影”的怪現象。

  1998年,吳起縣作出“封山退耕、植樹種草、舍飼養(yǎng)羊、林牧主導、強農富民”的逆向開發(fā)戰(zhàn)略決策,一次性淘汰散牧土種山羊23.8萬只,首開全國封山禁牧的先河;次年,又一次性退耕25°以上坡耕地155.5萬畝。1999年,“退耕還林”在全國推廣,吳起成為全國退耕還林第一縣。

  退耕還林談何容易,榮獲全國植樹造林先進個人的閆志雄深知其中甘苦。擔任吳起街道辦南溝村黨支部書記已20年的老閆說:“退耕還林確實難!以前都在山上放羊,現在要改成圈養(yǎng),還要把25°以上的坡地全部退出來植樹造林,很多農民想不通。那會兒,每天晚上給大家開會講政策,白天帶著皮尺去量地。到1999年底,國家給農民兌現了退耕還林補貼款,還給了種苗費,農民的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了!

  為了進一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,當地實施異地搬遷的扶貧政策,把居住偏僻、交通不便、條件落后的農戶,搬遷到“有田、有水、有路”的地方居住,改善鄉(xiāng)親們的生活條件,推進生態(tài)自然修復和保護。2011年以來,全縣85.5%的貧困山區(qū)農戶搬進了新居。王富堂就是享受移民搬遷政策的一員。

  “1999年以來,吳起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面積249萬畝,水土流失、生態(tài)惡化的狀況得到有效遏制。前人種樹,后人乘涼。看著滿山遍野的綠色,我們特別有成就感!眲V亮笑著說,目前吳起縣的林草覆蓋率已提高到72.9%,是全國150多個退耕還林縣(市、區(qū))封得最早、退得最快、面積最大、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縣。

  近年來,吳起按照“生態(tài)建設產業(yè)化、產業(yè)建設生態(tài)化”的思路,不斷調整林分結構,培育后續(xù)產業(yè),走上了“在修復生態(tài)中發(fā)展經濟、在發(fā)展經濟中修復生態(tài)”的良性循環(huán)路子。

  如今,“越窮越墾、越墾越窮、越牧越荒、越荒越牧”的景象已成為歷史,經過近20年退耕還林,吳起越來越美了。在呂溝咀流域一處治理點,溝底波光粼粼,魚兒躍動。溝谷兩側,楊柳、沙棘和檸條郁郁蔥蔥,陡峭的坡面上種上了油松。鐵邊城鎮(zhèn)副鎮(zhèn)長姚智指著一處山坡說:“近處的這些綠色的灌木就是前兩年種下的沙棘,現在山上該種樹的地方基本都種上了。你看,那邊坡頂的楓葉已經開始變紅了!

  (作者: 經濟日報采訪組 采訪組成員:王 晉 雷 婷 郭靜原 執(zhí)筆:雷 婷)

(責任編輯:王炬鵬)